目录
  1. 1. 第二次作业复习
    1. 1.1. Lec1
    2. 1.2. 11.29
  2. 2. 12.04
  3. 3. 16周实验答辩,比例30%
  4. 4. 12.6
  5. 5. 12.11
  6. 6. 12.13
  7. 7. 12.20
    1. 7.1. 应用层
  8. 8. 12.27
  9. 9. 复习大纲
    1. 9.1. ch1 引论及因特网应用
      1. 9.1.1. 1.3.3* 分组交换与联网技术
      2. 9.1.2. 1.6* 协议组与分层模型
      3. 9.1.3. 1.9* ISO和OSI七层参考模型
      4. 9.1.4. 6.11 波特率和比特率
      5. 9.1.5. 7.3* 按能量形式区分传输介质
      6. 9.1.6. 7.6 屏蔽:同轴电缆和屏蔽双绞线
      7. 9.1.7. 7.18 LEO卫星与群集
      8. 9.1.8. 7.19* 介质类型之间的权衡
      9. 9.1.9. 7.20* 对传输介质的度量
      10. 9.1.10. 8.6 分组差错编码举例:单奇偶校验
      11. 9.1.11. 8.7 分组码数学与(n,k)表示
      12. 9.1.12. 8.12 用于因特网的16位校验和
      13. 9.1.13. 9.7 异步传输
      14. 9.1.14. 9.8 RS-232异步字符传输
      15. 9.1.15. 13.2* 线路交换
      16. 9.1.16. 13.3* 分组交换
      17. 9.1.17. 13.4 局域的和广域的分组网络
      18. 9.1.18. 13.8 LAN拓扑
      19. 9.1.19. 13.9 分组标识、解复用、MAC地址
      20. 9.1.20. 13.10 单播、广播和组播地址
      21. 9.1.21. 14.6 随机接入协议
      22. 9.1.22. 15.3* 以太网帧格式
      23. 9.1.23. 15.4* 以太网的类型域
      24. 9.1.24. 15.5* 以太网的IEEE版本
      25. 9.1.25. 15.7 粗缆布线的以太网
      26. 9.1.26. 16.3* 个域网
      27. 9.1.27. 16.5* 无线LAN技术与Wi-Fi
      28. 9.1.28. 16.8 无线LAN体系结构
      29. 9.1.29. 16.9 重叠、关联和802.11帧格式
      30. 9.1.30. 16.11 竞争与无竞争接入
      31. 9.1.31. 16.13 PAN技术与标准
      32. 9.1.32. 17.3 光纤调制解调器扩展
      33. 9.1.33. 17.4 中继器
      34. 9.1.34. 17.5* 网桥与桥接
      35. 9.1.35. 17.6* 自学习网桥与帧过滤
      36. 9.1.36. 17.9* 交换与第二层交换机
      37. 9.1.37. 18.7 下一跳转发
      38. 9.1.38. 18.9 广域网动态路由更新
计算机网络

第三次作业:1732965@tongji.edu.cn

下面开始章节复习

  • Part 1
  • Part 2
  • Part 3
  • Part 4

重点是第3、4章

第二次作业复习

Lec1

课程概览

image-20191213174811828

What is Computer Network

  • 计算机⽹络是由通信线路互连⽽组成的⽹络系统

  •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air of processes

  • Hardwar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硬件:

Cable

Network Interface Card

Switch

Router

联网显得复杂: ch1.2

许多不同的技术共存

缺乏单一的基础理论

没有简单统一的术语

术语太多

网络的五个关键方面 课本P3 ch1.3

数据通信 ch1.3.2

image-20191213180317663

用TCP/IP实现网络互联 ch1.3.2

TCP/IP网络

11.29

考点:帧里面都是IP吗?

错误,IP放在帧里,但帧里不一定都是IP

12.04

两个实验:RIP、OSPF(最优路径的协议)

两个路由器之间用了两根线,静态路由验证是否联通,动态还要求验证是否最优,用两根线可以设置不同的带宽

这两个路由写的是哪个路径

RIP、OSPF都是最优路径的协议,但是标准不一样

  • RIP:根据hop数量,两个点之间hop最少。两根线的带宽怎么设置都没用,都是一样的带宽,现在有线已经不用了,无线还在用

  • OSPF:有线的情况下这个最好用,根据带宽来定义。现走的是带宽高的线,从实验角度来看,虚拟实验。。。

主机上还在配网关,路由器之间不一样了,现在为了模拟多…环境,路由器上有两个,一个1.0一个2.0,指定邻居网络(3个)。配置完就结束了,然后作实验。

image-20191204134006970

配置OSPF动态路由

0.0.0.255 控制列表

16周实验答辩,比例30%

了解网络实验、设备等的自选项目,独立,4个人,写一个报告[结构一样的]

实验设备清单:见附录1

IIP:蓝色盒子,中排中间

防火墙比较简单,控制端口

我们可以用NS3,模拟器,可以生成数据包

会当场问问题

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分组名单,组号队后发助教邮箱

12.6

DHCP:路由器上自带的,实验室要做也很简单,PPT37页,看一下就行

第23章

第24章,IPv4->IPv6,奇数为测试版

IPv6数据包格式,课本241,散落在各个章节,IPv6没有特殊的广播地址

产生一簇地址

以后网络都是DHCP的,IP慢慢消亡,域名地址

介绍UDP,25章

Ch26,TCP

12.11

第26章很重要,可靠传输,完全跟上了课程,也听懂了,也看了PPT

2节课进行复习

数据连通层也在用的算法,跟TCP同理

image-20191213081310606

TCP 通讯系统 最新PPT为主

PPT第22页的累积确认,大概懂了,可以找找例题,很重要

image-20191213081239931

==包丢失== -> 肯定要补,但补之前一定一定要流量控制!!!!先流量控制补包

重传,有延迟

12.13

25.11 缓冲、流控与窗口

课本P285的图25.7,窗口大小

25.12 TCP的三次握手,不会!考怎么解释,但一定是三次

25.13 以包丢失代表阻塞,先控制流量减小窗口再补包

25.16 TCP段格式,重点!!!

例题没听懂!!!orz

image-20191213091250803

讲27章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

IGP,一类协议,不是具体的一个协议

EGP

BGP是静态路由,双方都要配

动态路由的本质

实验:课本296页的BGP

12.20

必考要写题,距离矢量算法,产生一个新的hop该怎么更改新节点和本节点的路由表

![image-20191220075604596](/Users/hamster/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191220075604596.png)

RIP和OSFP

具体用什么协议/算法,考概念大概

内部网关协议(路由表生成方式:动态路由)(算法:Link-state算法)

注意题目问的是什么

![image-20191220075929924](/Users/hamster/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191220075929924.png)

算法只有两种,协议有很多种

组播有两个协议,主机与路由器(IGMP)、路由与路由之间

多播。IGMP协议,网际组播协议,定义主机成员,要加入一个主机IP和告诉路由器是多播,跟它说怎么发。

IGMP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用于路由器查询与它直连的网络上是否存在组成员。

下图是IGMPv1的工作原理图。 IGMPv1协议只能对某个接口查询所有组,如果三次查询在十秒内都没有收到响应报告,则认为该接口没有任何组成员。

IGMP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用于路由器查询与它直连的网络上是否存在组成员。

image-20191220082859650

下图是IGMPv1的工作原理图。 IGMPv1协议只能对某个接口查询所有组,如果三次查询在十秒内都没有收到响应报告,则认为该接口没有任何组成员。

用于路由器查询与它直连的网络上是否存在组成员。

IGMPv1:只能对某个接口查询所有组,若三次查询在10秒内都没有收到响应报告,则认为该接口没有任何组成员;

IGMPv2:可以直接针对某个组进行查询,而且主机加入组和离开组都要发通告;

退出不用报告,通过查询完成。报告是组播发给路由器,查询是组播问组成员你还在吗?如果超时没有应答,则组播把该成员给删除

路由与路由之间:3种算法,并没有对应到协议(简单看一下就行)

  • Flood-And-Prune:看到一个就放它过去
  • Configuration-And-Tunneling:配置,有意识,效率高些
  • Core-Based Discovery:发现

很多种协议

image-20191220084205740

应用层

两个重点

应用层之间的交互、socket编程做了什么

应用层标志:端口,有两类TCP和UDP,ch3

应用层交互模式:

  • 客户-服务器交互模式

服务器首先运行起来后,被动等待;客户端然后运行再主动发送连接请求。

服务器要同时处理并发的访问。是共享计算机,被动,接收并发,并发时处理资源是相同的。

服务器是当作一个软件用的

数据流,client和server

数据库最好独立出来,保护一下

服务器identification:IP地址/host name,端口号有TCP port和UDP port

PPT第18页,图片

本来服务器只能单程序,需要软件改成并发机制

一个进程只能跟一个进程聊天,不能同时跟2个进程聊天。

服务器编程的时候,首先服务器有一个主线程(接收所有请求,然后new一个service thread分发任务给该线程),发个窗口给另一个服务器上的进程处理。80端口只是main,处理可能是另一个端口

网络有瓶颈

  • P2P架构

两个客户机直接访问

应用层编程

Socket API,嵌入操作系统中

在操作系统中socket运行空间不一样,在系统外面:socket lib

下周,330,演示抓包软件等,330上课

实验报告17周之前完成,发给助教,单人单份,然后整成一份PDF,包括单人+自选实验

PPT的例子一定要掌握,比如算编号什么的

12.25

FTP:不同操作系统可以传文件

TFTP:两边都要知道

SMTP协议要记住,(POP3、SMTP及IMAP)

12.27

重点:SNMP和SMTP

SNMP: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软件从行为上讲是客户机,被管理的是服务器

网络安全

密码学两种方法:

  • 替换法:移位、换义法

一个密钥,同时加密和解密,优点:对数据长度没有影响;缺点:很难查找泄密人员

密钥不能传大文件

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

第5版

第3章安全相关的,考试没有

作业再写几道题,里面有考试题目相关题目(hw4)

题型:

5个填空(注意信号、分几类、名字概念)

单选

判断题

简答题(主要是概念,PPT中星号比较多的要记住!机制、原理等要会分点描述)

综合题(给个场景分析结果)

复习大纲

ch1 引论及因特网应用

1.3.3* 分组交换与联网技术

image-20200105151749876

1.6* 协议组与分层模型

TCP/IP分层模型

image-20200105152119620

作业题:

hw3 1.11 列出TCP/IP分层模型的各个层,并简要说明每层。

  • 用层:TCP/IP协议栈的最高层,该层协议规定一对应用进程在它们通信的时候如何交互作用。
  • 传输层:为一台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跟另一台计算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之间提供通信手段。
  • 网络互联层:规定两台计算机通过因特网(通过多个互联网络)进行通信的细节。
  • 网络接口层或MAC:规定了单一网络间的通信以及网络硬件与第三层间的接口的相关细节。
  • 物理层:规定底层传输介质和相关硬件细节。

1.9* ISO和OSI七层参考模型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OSI:开放系统互连七层参考模型

image-20200105152534686

作业题:

hw3 1.14 试简要说明ISO七层参考模型中的各个层次。

  • 应用层:为应用软件提供服务。
  • 表示层: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保持数据位顺序一致。
  • 会话层:维护两个计算机之间的传输链接,保证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
  • 传输层:端到端服务,处理数据报错误,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讯细节。
  • 网络层:为分组通过网络选择合适的路径,实现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拥塞控制。
  • 数据链路层:在通信实体间建立链路连接,并采用差错控制方法保证无差错。
  •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

6.11 波特率和比特率

测试信号电平的最短吃序时间:测量波特

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码元,这个间隔称为码元长度

信号的电平数:码元的状态个数

波特:每秒内信号能改变的次数,单位Buad。是码元传输速率单位,他说明单位时间传输了多少个码元。

比特率:是信息量传送速率单位,即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位数。bit/s

举例:

如果在数字传输过程中,用0V表示数字0,5V表示数字1,那么每个码元有两种状态0和1. 每个码元代表一个二进制数字。此时的每秒码元数和每秒二进制代码数是一样的,这叫两相调制,波特率等于比特率。

如果在数字传输过程中,0V、2V、4V和6V分别表示00、01、10和11,那么每个码元有四种状态00、01、10和11. 每个码元代表两个二进制数字。此时的每秒码元数是每秒二进制代码数是一半的,这叫四相调制,波特率等于比特率一半。

image-20200105153245701

7.3* 按能量形式区分传输介质

image-20200105154053997 image-20200105154036342

7.6 屏蔽:同轴电缆和屏蔽双绞线

image-20200105154419520 image-20200105154428317

7.18 LEO卫星与群集

image-20200105232509701 image-20200105232528634

7.19* 介质类型之间的权衡

image-20200105232714583

7.20* 对传输介质的度量

==奈奎斯特定理==

参考链接:通俗易懂奈奎斯特定理和香农定理

image-20200105232800536

8.6 分组差错编码举例:单奇偶校验

image-20200105233302861 image-20200105233322030

8.7 分组码数学与(n,k)表示

前向纠错机制

image-20200105233549568

8.12 用于因特网的16位校验和

image-20200105233727519 image-20200105233742105

9.7 异步传输

image-20200105233853324

9.8 RS-232异步字符传输

image-20200105234038770 image-20200105234054604

13.2* 线路交换

image-20200105234258992 image-20200105234359665

13.3* 分组交换

image-20200105234511334 image-20200105234545792

13.4 局域的和广域的分组网络

image-20200105234724208

13.8 LAN拓扑

image-20200105234823178

13.9 分组标识、解复用、MAC地址

寻址问题

解复用:地址(标识符,48位,介质接入控制地址[MAC地址],来源于以太网)

网络接口卡NIC

MAC地址:机构唯一标识符OUI(最低位:单/组播;倒二:全局唯一/本地分配)+网路接口控制器NIC

image-20200105235051997 image-20200105235313253

13.10 单播、广播和组播地址

image-20200106000649258

14.6 随机接入协议

image-20200106000853039

15.3* 以太网帧格式

image-20200106001046034

15.4* 以太网的类型域

image-20200106001313524

15.5* 以太网的IEEE版本

802.3以太网

max载荷:1500->1492载荷

SNAP头部

image-20200106001504124

15.7 粗缆布线的以太网

粗缆->细缆->双绞线

10Base5

image-20200106001936393

15.8

10Base2

image-20200106002051102 image-20200106002102647

15.9 双绞线布线的以太网和集线器

image-20200106002219613

16.3* 个域网

个人区域网PAN

image-20200106002403398

16.5* 无线LAN技术与Wi-Fi

802.11

image-20200106002458070

16.8 无线LAN体系结构

image-20200106002549752 image-20200106002600844

16.9 重叠、关联和802.11帧格式

image-20200106120311202

16.11 竞争与无竞争接入

CSMA/CA协议,载波侦听多址接入/碰撞避免

image-20200106120420336 image-20200106120635161

16.13 PAN技术与标准

image-20200106120726798

image-20200106120821700

17.3 光纤调制解调器扩展

image-20200106120940627 image-20200106121033706

17.4 中继器

image-20200106121124335

17.5* 网桥与桥接

image-20200106121237503

17.6* 自学习网桥与帧过滤

image-20200106121524807

17.9* 交换与第二层交换机

image-20200106121626442 image-20200106121651520

18.7 下一跳转发

image-20200106121815603 image-20200106121836513

18.9 广域网动态路由更新

image-20200106121922275

18.12*

18.13

20.5、20.6*、

20.7、20.9、20.12
21.5
、21.6、21.10、21.11、21.12、21.13、21.14
22.4、22.5、22.11、22.12
23.3、23.4、23.5、23.8、23.9, 23.11

24.6*
25.3、25.4、25.7、25.11
26.3、26.4、26.5、26.6、26.9、26.11、26.12、26.14
27.2、27.3、27.4*、27.7、27.10

文章作者: 桔子邮差
文章链接: http://yoursite.com/2019/11/26/%E8%AE%A1%E7%AE%97%E6%9C%BA%E7%BD%91%E7%BB%9C/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木斋
打赏
  • 微信
  • 支付寶

评论